一、事件概述

  美麗灣度假村爭議,在台灣台東縣爆發的土地開發案爭議。2005年,台東縣政府將「刺桐部落」、「杉原沙灘」等國有地,以BOT方式,出租給飯店業者,由他們進行開發,興建美麗灣度假村飯店,希望能帶動經濟發展與地方就業。環保團體舉發飯店業者違法傾倒建築廢土,破壞沙灘生態,進行抗爭,但台東縣政府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繼續進行開發。

  2012年,最高法院指出台東縣政府所做的環評,有多項問題,不符合法律規定,應由中央政府進行環境評估,判決環評無效定讞。但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歷經建照、環評無效判決定讞,施工進度卻未訴訟減緩,違法建築體也沒有清除。台東縣政府於201262日重啟環評程序,引起民間環保團體與部落居民高度憤慨,並在當日聚集大批民眾於台東縣政府前抗議。

 

二、美麗灣渡假村破壞杉原海灣大事紀

日期

事件

1987.5.15

杉原海水浴場開放營運
台東縣政府將卑南鄉加路蘭段346346-2號之5.9公頃經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核准興設杉原海水浴場,並於1987515日開放。

1990.5.1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營杉原海水浴場
台東縣政府將杉原海水浴場委託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營。

2003.7.15

德安開發向台東縣政府,提出杉原海水浴場投資案,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46條,提出以BOT的方式,經營杉原海水浴場,設立主題餐飲區與海水浴場區,建議設定地上權50年(德安92字第07006號)。這個投資案,順利通過初審,但在初審計劃案中,並沒有提到興建渡假村與旅館。

2004年初

德安92字第07006進行再審時,德安開發提出要增建50個房間,興建旅館。台東縣政府同意,提出最高房間數80間,全區建蔽率10%,容積率30%的規定。在得標後,德安開發,以轉投資方式,成立了美麗灣渡假股份有限公司,與縣政府議約,並將房間數增加到73間。

2004.12.14

台東縣政府將杉原海水浴場BOT給美麗灣渡假村公司
台東縣徐慶元縣長卸任前的20041214日,以杉原海水浴場之舊址,BOT給美麗灣渡假村公司使用50年,簽約時核定的投資計畫僅有渡假旅館80間,並無第二期渡假別墅25間及第三期渡假旅館80間,建蔽率為6.5%,容積率為19.8%

2005.3

台東縣政府同意美麗灣渡假公司的申請,將約0.997公頃的建築基地與海水浴場分割,進行開發。只針對其餘5公頃進行環評。並核准了美麗灣公司將海水浴場等設備及停車場、公共設施、沙灘設施等設備報廢,由美麗灣公司進行拆除。

2005.8.1

美麗灣渡假公司,增加建築結構穩定度為由,變更設計,將建物改為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增加了兩層樓。

2005.10.7

縣政府同意,發出建照。但在計算建蔽率與容積率時,是以開發全區來計算,但是又以由建築基地計算,開發面積不足一公頃的理由,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民間團體質疑這是為了規避環評,提出批評。

2006.3.8

台東縣政府同意配合美麗灣渡假村公司變更地目
台東縣政府在賴順賢主任秘書代理台東縣長期間,變更地目,將原來卑南鄉加路蘭段346346-2號之5.9公頃,以「因應開發需要」為理由,同意合併346346-2號兩地段,再分割為346346-4號,其中346-4號地段為0.9965公頃。在縣府作業時,以不及1公頃為由而未做環評,即開始施工。業者將杉原海岸以圍籬封鎖,禁止遊客進入,怪手、卡車一批又一批的鋼筋混凝土開始進駐沙灘,施工未阻泥流進入海域,並堆置建築廢棄土。當地居民也檢舉施工單位盜採柔細海沙,懷疑可能供台北市信義商圈101大樓旁的人工沙灘使用。

2006.12

業者提出變更計畫將工程分為三期
業者將346-4地號的0.9965公頃處建設約三百間的五樓建築近完工時,提出變更投資計畫,將已建好的部分設為第一期工程,另增加第二、三期工程,並將建蔽率由6.5%擴增為19.69%,容積率由19.8%擴增為48.54%

2007.01.12

第一次環評決議停工罰款
美麗灣渡假村向台東縣政府提出環境影響評估資料,由於未先環評即先行施工,工地現場不合乎作業規範,嚴重破壞環境,第一次的審查結論即要求美麗灣應先停工、罰款。

2007.4.29

台東環保聯盟在立法院舉發台東縣政府不法行為
由於縣政府未執行環評會議結論,環保聯盟台東分會接獲知情人台東士檢舉後,聘人專案調查,並於429日到立法院,在立法委員林淑芬的主持下,舉發台東縣政府與美麗灣渡假村在台東的惡形惡狀,包括隨地散置的廢棄土之泥流嚴重污染海域。隨後環保聯盟於五月份每個週末下午辦理懷念杉原海水浴場活動,聽部落長老說歷史講海灘故事等,並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交通部觀光局及內政部營建署發函檢舉台東縣政府。

2007.5.15

美麗灣渡假村將棄置沙灘的工程廢土清除掉
美麗灣渡假村在媒體報導之壓力下,終於將廢棄土「清理掉」,但實際上卻不然,台東縣漁會所屬的杉原護魚委員會向台東環盟檢舉業者根本沒有將棄置沙灘的工程廢土清除掉,而是以欺瞞手法,用大量海灘細沙將工侱廢土掩蓋起來。

2007.5.20

台東環保聯盟
東海岸阿美族部落於五月二十日在杉原海灘舉行一年一度的竹船大賽,環保聯盟利用機會介紹珊瑚礁生態。

2007.5.31

原住民發出搶救杉原海灣的怒吼
原住民向公共電視部落面對面節目陳情,而於531日在都蘭糖廠,以搶救杉原海灣為主題,邀請立法委員廖國棟、富岡部落李太平頭目、慈濟大學鴻義章教授(當地阿美族人)、東管處及台東縣政府座談,但台東縣政府缺席,廖國棟委員等原住民誓言守護杉原傳統海域。

2007.6.27

告發台東縣政府與美麗灣渡假村
台東環保聯盟向台東地方檢察署控告羅文政、賴旻炫、鄺麗貞等涉嫌圖利、被告黃春發涉嫌竊盜、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罪。

2007.7.9

環保署發文給台東縣政府命美麗灣渡假村停工
行政院環保署於627日現勘後,於79日以環署綜字第0960049484號函表示,此案「位於山坡地整體開發面積約5.9公頃,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直接否定台東縣政府認定得以切割投資案之方式而不實施環評之意見,稱該開發案已違反環評法第7條,應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

2007.8.1

台東環盟向立法院檢舉業者偷埋廢棄土。
召開記者會,環保團體帶著影像與照片,出示開發公司將工程廢土偷偷掩埋在沙灘底下,向立法委員賴幸媛小姐陳情,透過媒體之披露,美麗灣渡假村業者之誠信已蕩然無存。

2007.8.2

台東娜路彎飯店林炎煌董事長說要退出美麗灣渡假村股東
因為不滿環保團體多次抗議,美麗灣渡假村股東之一,那魯灣飯店董事長向媒體表達撤資,以示對環保團體的抗議。

2007.8.6

環保署再函台東縣政府要求命業者停工
再次函覆台東縣政府此開發案違法必須立即停工,但是台東縣長迄今尚未簽署停工命令。

2007.8.15.

補訴台東縣政府圖利
至台東地檢署提出補訴,控告台東縣政府縣長鄺麗貞等人渉溓圖利罪,並對美麗灣渡假村以工程廢棄物持續破壞海灘自然環境(八月上旬之颱風長浪再度沖涮出大面積工程廢土和鋼筯混凝土塊),控告其負責人黃春發觸犯廢棄物清理法。

2007 8.16.

業者聯合台東縣議長與媒體指控台東縣環保聯盟造假
台東縣李錦慧議長偕同美麗灣大股東林炎煌邀請聯合報地方記者與利貞傳播現場會勘,勘查後說沒有任何工程廢棄土的發現,並指責環保團體造假,企圖以不實之指控毀損環保聯盟的形象。

2007.8.18

強烈颱風聖帕大浪沖刷業者應清理而未清理的廢棄物
強烈颱風聖帕在東海岸登陸,台東環盟至杉原海灘現場拍攝最新照片,颱風大浪再度將業者掩埋於沙灘底下的大型鋼筋混凝土沖涮出來。

2007.8.21

第二次環評要求釐清開發範圍
委員除要求補足許多不足、不正確的資料外,亦有委員要求先依第一結論停工再繼續進審查,並釐清開發範圍。

2007 8.28

台東縣府工業策進會和業者到台東大學向人民抗議
由縣府工商策進會發動台東觀光業者二、三百人到台東環保聯盟召集人劉烱錫教授任教的台東大學校門口,破天荒上演縣府帶頭走上街頭對環環團體示威抗議的荒謬劇,並誣指環保人士阻當台東的經濟發展,指環保人士為假台東人,高喊「假台東人滾出台東」的口號。

2007 10.1

 

環保署再向台東縣政府要求停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派人至台東縣政府開會,要求台東縣府無可迴避、必須依環保署的裁示公文發出美麗灣的停工令,同時指示縣府儘快通過環評審查,為此案結套。

2007.12.3

第三次環評未過
縣府在環評委員的直一下,未動用表決權通過環評審查。但審查會主席副縣長彭德成公然宣告,下次審會必須做出結論,亦即會在下屆新任委員上任之後(此屆委員任期至今年底)動用表決權,做出環評通過與否的結論。

2008.1.17

台東環盟陳情環評委員名單不合環評法
台東環盟於117日向環保署陳情新聘環評委員名單(第六屆)不合環評法,除官派委員5人(鄺縣長、彭副縣長及環保、農業、城鄉局局長)外,其餘10位外聘委員清一色皆為環境工程相關背景學者,違反環評法施行細則規定委員應有經濟、社會、人文、地理、生態、工程等專業領域之學者專家。更違反『台東縣政府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遴選要點』第三條:『本府環評專家學者委員之專長,應含自然、生活、社會環境領域,並力求各領域委員之人數均衡。』環保署於118日即來台東向台東縣政府轉達該聘任案有疑慮。

2008.1.20

搶救杉原海灣大遊行
台東環盟於120日舉行搶救杉原海灣街頭大遊行,有約200位民眾參加,沿路上得到居民的肯定。

2008.1.21

台東縣環評會議因故未審美麗灣案
台東縣政府於121日舉行環評會,審查富岡漁港擴建工程,原預定審查的美麗灣渡假村案則未審查。

2008.1.23

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台東縣政府敗訴應命業者停工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於123日宣判,台東縣政府敗訴,應負擔訴訟費用,並命業者停工。法院判決之主要理由「則本件開發案既未經環境影響評估,被告自不得核發上開建造執照給參加人,故被告所核發之建造執照,依上開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4條第1項規定,自屬無效。而行政處分之無效為自始、當然、絕對無效,自不生信賴保護之問題。」

2008.3.11

第四次環評流會
新任環評委員至杉原海水浴場現場勘查,下午13:30在台東社會福利館開審查會,人數不足而流會。

2008.3.31

杉原海灣珊瑚礁生態大發現記者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副研究員發表杉原海灣珊瑚生態之重大發現:
1.
離美麗灣渡假村下的沙灘約五十公尺處的水下就是珊瑚礁生態區,美麗灣環評卻未記錄。指出美麗灣渡假村環評說明書未調查即只書美麗灣渡假村沙灘前的沒有珊瑚礁的結論。
2.
台灣是台灣第一次發現稀有的貝氏耳紋珊瑚就在杉原海灣。
3.
紀錄杉原海灣一百一十種,佔全台三分之一種類,逼近綠島的一百七十餘種。

2008.4.2

第四次環評決議再審查
台東縣政府於42日舉行第四次環評,未做成通過與否之結論。

2008.6.15

第五次環評強行通過
在副縣長彭德成委員的主持下,共有環保局長黃明恩、農業局長廖復山、城鄉發展局長許士元、高雄一科大環安衛系林銳敏、周志儒,屏科大學環境工程系廖秋榮、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系高志明、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蔡俊鴻委員出席,未解決上屆環評委員之問題,即表決通過美麗灣環評,台東環盟當場抗議。

2008.6.21

阿美族人向立法委員陳情要求拆除美麗灣渡假村
在台東環保聯盟無力阻止台東縣政府通過有違反疑慮的美麗灣渡假村環評後,台東縣卑南鄉富山社區發展協會林金帝理事長、賴進龍總幹事聯合都蘭部落頭目與台東市陳藍母洛市民代表等至立法院陳情,廖國棟委員、林正二、陳瑩立法委員給予支持,廖國棟委員做成結論要求美麗灣渡假村仍需經原住民同意方可施工與進入環評程序,並將向監察院檢舉過去政府單位違反這些程序的行政作為。

2008.6.27

阿美族人守護傳統海域第一次籌備會
晚間在fudafudak部落海岸舉行座談會,決議在農曆七月一日至三日(陽曆八月一日至三日星期五、六、日)舉行阿美族去鬼月聯合pakelang

2008.7.3

阿美族人守護傳統海域第二次籌備會
晚間在fudafudak部落海岸舉行座談會,通過計畫草案。

2008.7.22

向環保署訴願615日環評無效
台東環盟委請陳柏舟律師向環保署訴願,因台東縣環評委員組成不符法令等原因而要求615日的環評通過美麗灣渡假村案無效。

2008.7.24

阿美族海洋文化會議暨聯合pakelang記者會
富山社區發展協會與阿美族建設協會發起,都蘭、利吉、加路蘭、富岡、石川、馬蘭、新馬蘭、馬東、寶桑、大康樂等頭目或長老出席,共同決議宣示保護阿美族傳統海域,參與聯合pakelang活動。

2008.8.1

阿美族自然海權宣示祭儀暨主權論述會議
都蘭灣阿美族各部落於上午十一點舉行宣示海權祭儀,由都蘭部落沈太木前頭目領銜,馬蘭各部落、加路蘭、利吉、石山、富岡、刺桐等部落頭目或代表共同宣示並立碑。下午舉行論述會議,富山社區林金蒂理事長、台東市陳藍姆洛市民代表與都蘭部落余忠國老師主持,阿美族鴻義章教授、林正二立委、廖國棟立委服務處代表及各部落頭目或代表共同參與。另台東大學劉烱錫、廖秋娥教授、中央研究院陳昭倫研究員、蠻野心足協會文魯彬理事長、陳柏舟律師參加,奠立阿美族海岸自然主權論述基礎。晚間並舉行阿美族海洋音樂會,激起阿美族青年熱烈參與,並醞釀都蘭灣阿美族部落聯盟。

2008.8.2

阿美族竹船競技與海洋音樂晚會
為宣示海權與去除華人鬼月陰影而舉行竹船競技,由台東市原住民建設協會陳藍姆洛主持,共有富山、加路蘭、都蘭、馬蘭、馬東、真柄等六隊參加,配合晚上音樂會活動,促進阿美族青年、少年熱情參與。

2008.8.3

天主教海洋彌撒
由富山社區林金蒂理事長邀請天主教曾建次輔理主教主持彌撒,宣示原住民主權、捍衛祖靈土地與海域及傳承阿美族語言及文化之決心,並祈禱都蘭灣阿美族有效阻止美麗灣渡假村侵犯主權與破壞環境。

預定2008.9.5

阿美族都蘭灣部落聯盟辦公室啟用典禮
預定於九月五日在富山村成立阿美族跨部落聯盟辦公室啟用典禮,以利長期推動阿美族部落文化重建、守護自然主權,並推動部落與自治。

2008.9.11

向監察委員檢舉
卑南鄉富山社區發展協會林金蒂理事長、賴進龍總幹事、林淑玲小姐及王秋月小姐、都蘭部落余忠國老師、台東環盟劉烱錫召集人、台灣環盟李卓翰秘書長、蠻野心足協會陳柏舟律師、陳瑩立法委員服務處林坤賢先生於上午十一時向馬以工監察委員檢舉,由馬以工監察委員聽取檢舉內容。

2008.12.19

監察院回函暫停調查
監察院來函主旨:台東縣杉原海水浴場BOT之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台東縣政府涉未依法監督及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且業者不當興建施工,造成濫倒工程廢棄土及影響環境生態乙案,前經本院派請委員調查,惟本案刻由最高行政法院審理中,迄未終結,爰暫停調查,俟本案審理終結後,如仍認相關公務人員有具體違法失職情事,認有調查之必要時,得再行續訴,復請查照。

2008.12.19

環保署駁回台東環盟之訴願
環保署駁回陳柏舟律師代理劉烱錫君等8人有關615日台東縣政府美麗灣渡假村環評無效之訴願。

2008.12.23

委託詹順貴律師告發台東縣府環評無效案
訴願被環保署駁回後,原訴願人除高敏正先生於200810月間過世外其餘均委託詹律師向高等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009.3.27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有關美麗灣渡假村環評無效案第一次開庭
由詹順貴律師協助台東環盟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告發台東縣政府2008615日環評無效案。

2012.1.19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台東縣政府所做環評案,違反環評法,無效定讞。

2012.6.2

台東縣政府於201262日重啟環評程序,引發爭議。當天前往抗議現場的攝影師林國勳,與在公聽會提問的成功大學學生李品涵,在事後都接到台東縣警局的約談通知,指出他們涉嫌侮辱公署及妨害公務。環保團體認為此舉涉嫌侵犯言論自由

台東縣議會議員張清忠指出某位反對開發案的劉姓教授是環保蟑螂,並指出當地部落反對開發案的林淑玲一家佔用國有地,要求縣政府拆除他們的房子

2012.7.21~7.29

由藝文界人士組成的反反反聯盟,舉辦「沙灘、海洋、Fudafudak─永遠的天堂」音樂會與事件展,以音樂表達反對訴求,參與的歌手有張懸、巴奈、董事長樂團、飛兒樂團主唱詹雯婷、何欣穗等人,李宗盛也錄製影片表示支持。

2012.9.20.

最高行政法院認為,本開發案使用基地是屬山坡地,且申請開發土地超過一公頃依環評法等規定應先實施環評,但在環評未通過前,美麗灣渡假村已在該土地興建旅館,判決違法,要求台東縣政府應命令美麗灣渡假村公司停止開發行為。全案定讞。這是台灣第一件公民訴訟勝訴案,環保團體要求台東縣政府依法拆除已興建的部份,恢復環境原貌,再重新進行開發審查。

但美麗灣渡假村表示,他們在2010年已經放棄這一個建照又重新申請另外六公頃的建照此判決對他們沒有拘束力正重新提起環評。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亦表示,這「一公頃的問題已不存在」;「不能依最高行政法院判定做最後結論」;「業者只要是合乎規定,依法保障;不合法令規定的部分,則依規定補正。」

2012.9.29

美麗灣公司以大型機具進行淨灘活動,台東環保團體發現沙灘上有數塊廢棄水泥塊,懷疑廢棄物是美麗灣公司在先前工程中傾倒的,美麗灣公司為避免被發現才進行清除。環保團體向環保局舉發,但美麗灣否認此事,表示他們進行淨灘作業時,發現沙灘下有一個被掩埋的水泥基座,才一併清除

 

三、本事件爭點

1.       興建程序違法

  德安開發在提出申請案時,最初只有申請經營海水浴場,沒有提到興建飯店與渡假村。台東縣政府配合民間財團,讓他們一路修改開發範圍,並規避環境影響評估。引起違法的爭議。

  民間團體主張,法院已經判決環評案無效,因此整個開發案的建照應該一併撤消,重新進行申請與評估;開發應該立刻中止,已興建的建築也應該拆除。

  台東縣政府認為,已核發的建照與通過的開發案仍然有效,失效的部份只有環評案。只需要重做環評,讓它通過即可。

2.       破壞海灘與自然環境

3.       當地原住民權益

 四、資料來源l 

  http://taitung-place.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1505.html 台東環境保護聯盟

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9%BA%97%E7%81%A3%E5%BA%A6%E5%81%87%E6%9D%91%E7%88%AD%E8%AD%B0 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麗灣 莿桐部落
    全站熱搜

    taiwanindigeno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